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从而使企业能够专注于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这一模式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
在全球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中,上游主要是研发、标准制定、需求分析和整体解决方案等高端环节,跨国公司研究和制定核心技术、体系结构和标准,并控制整个产业的游戏规则。中游是设计业务项目或流程解决方案、销售、售后服务等中间环节,而下游则主要涉及软件模块编码测试、后台支持、呼叫中心、数据处理等结构化简单服务。
近年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等机构的统计,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800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4万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增长。2022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规模约为16858.8亿美元,其中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占比最重,达到44%,其次是离岸知识流程外包(KPO),占比为37.50%。
中国服务外包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从2018年开始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7516.6亿元,执行额1233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和13.8%。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9819.5亿元,执行额689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和12.8%。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5-2030年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分析
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趋势,长三角地区在服务外包行业中领跑,京津冀地区增长显著。全国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服务外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合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和执行额占全国总额的绝大部分。这些示范城市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还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企业。
在服务外包行业中,内资企业在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外资企业也是重要的参与者。民营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增长迅速,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重点企业如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在CX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领域表现突出,海外投融资回暖后,这些企业的新签订单趋势持续,业绩端有所改善。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行业发展。这些政策涵盖了税收优惠、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例如,商务部实施的“千百十工程”就是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优化出口结构、扩大服务产品出口而设立的。
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服务出口基地建设等工作,进一步促进了服务外包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政策扶持不仅提高了服务外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推动了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2024年,海外投融资数据逐渐恢复,特别是在第三季度,融资总额环比和同比均有显著增长。然而,国内投融资环境仍然有待修复,整体波动性较大。海外投融资回暖后,后端CXO企业新签订单自一季度改善后趋势持续,目前业绩端已经有所体现。
在投资方向上,企业目前多为完成2021-2022年原定的产能投入,同时新的资本开支方向多集中于新兴业务的布局,如多肽、XDC、protac、小核酸等。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服务外包行业将不断拓展其业务领域。传统的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将继续保持增长,同时知识流程外包(KPO)等高端知识密集型服务也将迎来快速发展。这些服务将涵盖从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到客户服务、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以及研发、设计、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形成多元化的服务生态。
在国际化方面,服务外包行业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全球客户的合作。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高水平自贸协定的落地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将积极承接国际业务,与全球客户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普及,智能化服务外包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也将为服务外包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然而,行业也面临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国际政策变化和人才短缺等挑战。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服务质量,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服务外包行业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呈现出持续增长、多元化发展、技术创新和国际市场拓展等趋势。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然而,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服务质量,以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未来,服务外包行业将继续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促进经济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欲获悉更多关于行业重点数据及未来五年投资趋势预测,可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5-2030年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