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在全球经济加速融合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力与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中国凭借庞大的人力资源、完备的产业体系以及不断突破的科技实力,服务外包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深入研究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未来发展
在全球经济加速融合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力与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中国凭借庞大的人力资源、完备的产业体系以及不断突破的科技实力,服务外包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深入研究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对于把握行业动态、制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服务外包业务涵盖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2025年1—2月,中国企业承接ITO、BPO和KPO执行额分别为516.3亿元、212.1亿元和344.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8.2%、22.9%和-12.5%。在ITO中,信息技术研发服务业务增长迅速,执行额为441.7亿元,同比增长43.1%。这表明中国服务外包业务结构逐渐多元化,ITO仍占重要地位,但BPO和KPO也在不断发展,且信息技术研发服务等高端业务增长强劲。
全国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是发展的主力军,1—2月合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948亿Kaiyun中国元,同比增长14.1%,占全国总额的88.4%。长三角地区表现突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530.7亿元,同比增长13.8%,占离岸服务外包执行总额的49.5%;京津冀地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61.3亿元,同比增长86.3%。示范城市产业基础稳固、技术实力雄厚,对全国服务外包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中国服务外包市场遍布全球,合作伙伴涵盖五大洲约200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1—2月,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来源地前三位为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执行额分别为235.2亿元、207.9亿元和16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7.1%和88.4%,合计占离岸服务外包执行总额的56.7%。同时,承接RCEP成员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同比增长50.9%和40.5%,显示出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正加速融入全球服务产业分工体系。
内资企业在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1—2月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499.1亿元,同比增长19.7%,占离岸服务外包执行总额的46.5%。服务外包行业吸纳就业作用显著,截至2025年2月底,累计吸纳从业人员1708.5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1120.2万人,占65.6%;1—2月新增从业人员11.9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9.5万人,占79.8%。
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中国服务外包市场中各有优势。内资企业凭借对国内市场的深入了解、灵活的经营策略和不断增强的技术实力,在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1—2月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增长19.7%。外资企业则凭借其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国际市场渠道,仍占据重要地位,1—2月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增长9.7%。民营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增长迅速,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在服务外包的各个细分领域,企业竞争激烈。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为例,市场头部集中度持续提升,CR3/CR5分别从2019年的19.4%/19.0%升至2023年的20.7%/21.3%,北京人力、外服控股、中智集团、科锐国际、BOSS直聘稳居收入规模前五。在IT服务外包领域,重点企业如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在CX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领域表现突出,海外投融资回暖后,新签订单趋势持续,业绩端有所改善。
不同区域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存在差异。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一直是服务外包发展的重镇,产业基础雄厚,企业资源丰沛,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对服务外包产业起到了引领和拉动作用。长三角地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和执行额在全国占比较高,京津冀地区也在积极探索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打造雁阵式发展格局,区域产业规模实现整体跃升。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普及,服务外包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国新兴数字化服务外包发展起步较早,国家高度重视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准确抓住了未来发展趋势。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将推动ITO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服务外包产业的新增长极。例如,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同比增长8.8%,集成电路设计同比增长13.5%,这为信息技术外包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RCEP作为全球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对于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来说是重大利好。中国与域内国家的合作范围、合作意愿、合作水平都将得到大幅度提升。2025年,RCEP有望成为推动域内服务外包国际合作的加速器。中国承接RCEP成员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在2025年1—2月同比增长50.9%,未来这一趋势有望继续保持。
2025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具有更高知识含量、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的KPO业务所占比重将继续提升。以数字技术、新能源技术研发、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维修维护、工业设计等为代表的高端服务外包领域将加速发展。例如,设计服务、信息技术研发服务、维修维护服务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增速显著,显示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正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科技领域转型升级。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断推进,中国与共建国家在服务外包领域的合作将不断加强,增长潜力巨大。2025年1—2月,中国承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增长40.5%。中国企业通过承接新加坡订单,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业务,从而实施“以新拓东”的布局。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企业对服务外包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服务外包接包国家之一,与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共同主导全球服务外包服务市场。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中的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未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将更加注重高端化、智能化发展。KPO业务所占比重将不断提高,高端服务外包领域将加速发展。同时,新兴数字化服务外包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全球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随着RCEP的全面落地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中国与域内国家和共建国家的合作将不断加强,国际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尽管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人才短缺,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端IT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人才供给相对不足;技术更新换代快,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以应对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变化带来的挑战。
欲了解服务外包行业深度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