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外包服务(IT Outsourcing Managed Service)是一种业务模式,指的是企业或个人选择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托付给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进行实施和管理。它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信息化规划(咨询)、设备和软件选型、网络系统和安全策略的设计与实施、应用系统开发和维护、数据备份与恢复、信息安全管理等 。
IT外包行业是一个多元化的领域,其分类也相对丰富。其中,人力外包是外包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是将公司非核心或次要项目交给第三方公司来完成。这种外包方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受到广泛欢迎。项目外包则是依托于甲方的项目,主要收入不来自自身产品,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国企、央企、海外项目、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各行各业。此外,IT咨询、集成、开发、外包专业服务也是重要的外包形式,国际上将其分为it咨询、集成、开发、外包等专业服务。信息技术外包则是企业将其IT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外包给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
IT外包行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企业开始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19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IT外包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2000年代,IT外包行业迅速发展,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开始将其IT部门或整个IT基础设施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2010年Kaiyun代以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出现,IT外包行业进一步拓展了其服务范围和领域。
IT外包上游行业主要包括软件开发、硬件制造、网络设备制造等,这些行业为IT外包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资源支持。下游应用行业则涵盖了金融、电信、制造、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这些行业的企业通过将非核心的IT业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可以更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2019年全球范围内投入到IT外包服务领域的资金总额达到了10300亿美元,相较于2016年的数据增长了4.8个百分点,这一表现清晰地反映出全球IT服务支出正经历着稳步上扬的态势,从而揭示出全球信息技术投资市场的巨大潜力与规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全球IT服务外包市场的整体规模得到了显著扩大,这一扩张态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软件与服务外包行业的迅猛崛起。在此背景下,相关从业企业的数量和业务规模均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中国IT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已达到1692.2亿元人民币,并且在2016年至2021年间保持了12.75%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
随着信息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各行业企业对IT领域的投入显著增加,这一趋势有力地推动了软件技术外包服务市场的繁荣。在实际遇到的问题中,虽然源自技术或产品层面(涵盖硬件故障、软件缺陷、网络问题、电力异常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问题占据了20%的比例,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流程失误与人员疏忽成为了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两者占比均高达40%。其中,流程失误主要包括变更管理执行不力、系统超负荷运行、缺乏必要的测试等程序性错误或环节缺失;而人员疏失则体现在诸如遗忘关键操作步骤、培训不足导致技能欠缺、备份操作出错以及安全防范意识淡漠等人为因素上。
中国商务部正式确认了包括但不限于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深圳、广州、武汉、哈尔滨等在内的一批国家级软件外包服务示范基地。目前,在这些基地中,软件外包行业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表现强劲。据统计,合同总额达到了9738.9亿元人民币(折合约1426亿美元),实际执行额为7302亿元人民币(约1085亿美元),与上一时期相比,合同额和执行额分别实现了5.8%和11.4%的同比增长。以美元计价,合同总额达到2462.3亿美元,执行额为1753.5亿美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5%和10.9%。值得注意的是,在IT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大约80%的时间成本与项目运营维护阶段相关联,然而,在整个IT投资结构中,这一阶段仅占据了20%的投资份额。这一现状凸显出业界普遍存在的“高技术消耗”及“重硬轻软”的现象,即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对后期服务与运维环节投入相对不足。
然而,尽管供应量持续增长,但IT人才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IT人才总体供不应求,尤其在高端和低端人才市场上这一问题更为严重。从资质来看,IT人才呈金字塔分布,高中低端人才分别占比8%、41%、51%。一线城市作为我国IT人才供需的集中点,也面临着“招聘难”的问题。
我国政府对IT外包行业的支持政策丰富而具体。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发布,鼓励政府和企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将数据处理等不涉及秘密的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以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201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其中包括支持IT外包行业的发展。2021年,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等政策导向,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共19个部门对《规划》进行了深入修改与完善。规划中明确指出,至2025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的核心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并且着重强调了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数字化业务在整体外包服务中的比重将持续增大,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是首要关注点,随着企业对核心数据和业务流程外包程度的加深,如何确保敏感信息不被泄露、保障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成为一大难题。文化差异和沟通难题也不容忽视,由于服务提供商来自全球各地,双方在商业习惯、工作方式及语言沟通上存在鸿沟,这影响项目执行效率和质量。再者,服务质量控制也是一大挑战,外包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客户企业的运营效果,而跨越地理距离实现有效监控和管理并非易事。此外,技术更新迭代Kaiyun快速,服务商需要不断跟进最新技术和行业标准,以满足客户需求并保持竞争力,这也对外包服务提出了较高要求。法律法规环境的变化也构成潜在风险,包括知识产权保护、跨境数据流动法规等都对外包合作带来不确定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技术革新的持续推动,企业对成本优化、效率提升以及核心竞争力聚焦的需求愈发强烈,这为IT外包服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IT外包向更深层次和更高附加值的服务领域拓展,如云服务管理、数据分析处理、智能化运维等。同时,伴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席卷,各行各业对于定制化、专业化及一体化IT解决方案的需求增加,IT外包服务商的角色将从单一的技术支持转变为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助力客户实现业务创新与增长。另外,全球范围内的法规环境也在逐步完善,为跨境IT外包合作提供更加稳定、透明的法律保障,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在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升级以及政策环境利好的多重驱动下,IT外包行业将在未来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并有望在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质量提升以及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