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着“软件教父”之称的董事长刘积仁,职务变更为荣誉董事长,而荣新节则出任公司的董事长兼CEO。
它是国内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早在1997年,便斥资5亿元,投资建设国内第一个软件园。
1988年初,刘积仁与另外两名老师以3万元科研经费、3台286计算机创建了“计算机网络工程研究室”。
时年33岁的刘积仁,是中国首个计算机应用博士,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教授。
在当时中国软件产业几乎空白的背景下,他以架设学术与产业桥梁为愿景,依托高校资源研发本地化软件技术。
之后,团队开发的计算机网络协议软件”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吸引了国际关注的视线年,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寻求汽车软件外包伙伴,刘积仁团队凭借技术实力,以30万美元的价格拿下订单。
东软凭借技术积累,中标多省市社保系统建设项目,成为全国社保信息化核心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超50%。
加上技术附加值低,外包业务集中于低端代码开发、测试维护等层面,而在云计算、AI驱动的自动化开发浪潮下,传统人力外包需求逐渐萎缩。
对比用友、金蝶等对手2015年启动云转型,东软直至2020年才推出“东软云”
营业收入为94.6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429亿元,同比下滑129.23%。
而在智能汽车互联领域,东软集团拿到了比亚迪、长安、长城等国内诸多主流厂商的订单。
但2024年上半年,医疗健康板块的营收同比下滑了8.22%,占集团营收比重从24.39%降至16.05%。
虽然整体数据上有升有降,但多元化发展并没能给东软带来业绩上的高增长,反而暴露出核心战斗能力的不足。
近年来,东软集团不断分拆子公司,被市场诟病是以登陆资本市场为目标,认为其”想赚快钱“
之后,东软医疗、东软熙康和望海熙康又分别进行分拆,其上市目的已经昭然若揭。
但望海康信盈利波动、熙康持续亏损且IPO遇挫,Samsung Medison未助其突破高端市场。
2017年,东软收购阿尔派电子,强化了自身的IVI系统,但未能解决芯片依赖问题。
这些收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东软汽车电子板块的营收占比,2023年该板块营收占比提升至25%,但毛利率仅18%。
东软收购神州新桥时,神州新桥承诺2019—2021年净利润2.1亿,实际仅完成1.6亿,完成率76%。
当依靠政策红利与行业空白期建立的优势,在数字化时代被对手瓦解时,如何在AI的热潮中,聚集于核心业务,提升公司的创新和盈利能力,或许是东软新的掌舵者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