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科研论文产出大国,中国研究人员对于开放获取(OA)的态度将是全球向 OA 转型的一大关键。因此,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持续开展了关于中国开放获取态度的调研,探究中国科研界变化中的态度和实践,进一步挖掘中国作者选择 OA 发表的关键驱动因素与障碍。
本文为中国开放获取主题相关文云开(Kaiyun)章的第三篇(点击阅读第一篇、第二篇),我们探讨了促使研究人员决定采用 OA 发表的原因,另外也考察了随着作者的 OA 发表经历不断增加,对于开放获取的态度所发生的变化。
中国是全球完全开放获取(FOA)论文产出大国,在全球 FOA 论文中的占比正在迅速上升。2023 年,中国产出的 FOA 论文占全球总量的四云开(Kaiyun)分之一,美国排名第二,占 10%。2020 年至 2023 年间,中国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也高于美国(3%)和其他的 FOA 论文高产国。中国发表的论文数量及其年增长率意味着,2020 年至 2023 年间中国对全球 FOA 论文增量的贡献达到 40% 以上。
图 1:中国对全球 FOA 论文的贡献(来源:AMT、WoS 期刊、论文和综述、FOA APC 和赞助;为清楚起见,未显示其他国家/地区的数据。)
2024 年中国开放获取态度调研也展现了 OA 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其中作者还报告了使用不同发文模式的经历。2024 年调研发现,69% 的作者曾采用 OA 发表模式——仅以 OA 发表过,或是既有 OA 模式也有订阅模式,相较于三年前的 53%,比例显著上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以订阅模式发表的作者比例则下降了 18%。同样,当被问及上一篇论文的发表模式时,35% 的受访者回答为金色 OA,高于三年前的 28%,另有 7% 的受访者选择了非金色 OA 模式*。
图 2:作者采用过的发表模式和上一篇论文的发表模式(*2024 年调研新增了“非金色 OA 模式(绿色、钻石/铂金、青铜)”选项 - 2021 年无可用数据。
调研发现,作者选择 OA 模式发文通常更多是出于对 OA 的正面看法,较少受到偶然性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常见的看法包括相信 OA 出版物将获得更多的读者、更高的引用,能够更快地发表,以及认为研究成果应该向所有人开放。偶然性原因,例如还有剩余资金支付 APC(文章处理费)或 OA 是目标期刊的唯一之选,则选择的人较少;选择受外部组织或人员影响这一因素的同样也不多。
图 3:“对于您上一篇金色 OA 论文,您决定采用该发表模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选择所有适用的选项。”(n = 946)
选择 OA 发表的观念性驱动力还体现在:2021 年至 2024 年间,表示选择金色 OA 是因为有剩余资金的受访者比例有所下降。2021 年,42% 的受访者表示采用金色 OA 模式发表上一篇论文的原因是剩余资金支付 APC,而 2024 年这一比例只有 32%。不过也不能忽视近几年不少期刊转型这一客观因素,随着期刊从订阅模式转向 OA 模式,越来越多的作者表示,由于目标期刊只提供 OA 模式,他们别无他选。
值得注意的是,有过 OA 发表经历的人总体上更加认可 OA 的优势,从而也有利于 OA研究的兴起。曾经发表过 OA 论文的人更有可能认为所有研究都应该采用 OA 模式或承认 OA 论文的影响范围更广。同样,认同 OA 是学术出版未来的比例也随着作者 OA 发文经历的增加而上升。仅有过 OA 发表经历的作者也更少担心 OA 论文的质量或认为 OA 期刊更具掠夺性。
我们助力科研人员公开分享其研究成果,共同促进研究成果的使用与再利用,从而推动科学进步。点击探索 Springer Nature 的开放科学中心,详细了解 OA 的优势和高质量的发表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