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全站(中国大陆)官方网站-Kaiyun登录入口

第二章普通高校专业解析(六)【4】-云开全站
新闻动态
最新动态,了解最新资讯
第二章普通高校专业解析(六)【4】
2024-09-26 10:51:24
作者:小编 
访问数:

  

第二章普通高校专业解析(六)【4】(图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微电子学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微电子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等的基本能力。

  2、掌握固体物理学、电子学和VLSI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集成电路和其它半导体器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独立进行版图设计、器件性能分析和指导VLSI工艺流程的基本能力;

  5、了解VLSI和其它新型半导体器件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要课程:半导体物理及实验、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设计原理、集成电路工艺原理、集成电路CAD、微电子学专业实验和集成电路工艺实习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光学、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5、了解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要课程: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机械设计、波动光学、固体物理、激光原理、光电子学等。

  培养目标:科技防卫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专门培养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防护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严谨、忠诚的敬业精神,沉着机智的应变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文武兼备的专业技能.掌握现代防卫理论与技能,能适应大中型企事业防卫工作要求的高级防卫技术及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能胜任企事业单位运行管理(机要人事、财务、重要文档资料、重要设施和重要领导)的安全防卫工作,及现代企事业防卫体系的建立、维护、使用与管理(安防处长、经理)工作。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防卫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目标防卫、要员防卫及个人防卫技术、轻武器、安全防卫概论、涉外安全防卫、计算机犯罪、刑法、经济法、涉外法规、企业安全管理、计算机在防卫中的应用、防卫系统设计等。

  培养目标:信息安全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专门培养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防护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对国家及社会信息安全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在思想品德、敬业精神、应变能力、基础理论、身心素质、专业技能诸方面都具有突出优势与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掌握现代信息安全理论、技能与管理方法,使学生成为既有基础信息安全理论、又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能适应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工作要求的。

  培养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能胜任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和防护,局域网的安装、调试、维护及技术服务与开发,研制网络数据库系统及开发工作。

  3、安全评估分析工具,对用户环境进行基于安全策略的审计分析,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6、部署及维护企业信息化管理(OA、Exchange)系统、UNIX系统等。

  8、同时,还能够能利用各级别的企业核心路由器、交换机及各种操作系统(Linux、Windows)、数据库产品(SQL SERVER、Oriacle)等、安全的域环境设计,再根据不同企业业务需求的不同性,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及人员安全要求,建立起一个高安全性、优化的、高可靠性的现代化信息企业,进而全面保证企业业务的往来。

  主要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网络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用密码学、u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信息安全法规、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与防护、专业英语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电子信息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学生不仅具有宽泛、扎实的知识基础,而且能够根据个人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胜任有关电子信息、通信、信号处理等棚关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5、了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要课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电子电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信号信息系统及通信、电磁场与波、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软件工程、DSP技术及应用、EDA技术、集成电路及应用、自动检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 就业方向:在电子信息科学、通信技术、广播电视、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机关、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开发与应用,技术管理、教学等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在光电子技术科学领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光电子技术科学人才。

  培养要求:使学生具有在光学、光电子学、激光科学、光通信技术、光波导与光电集成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开展创新性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从事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应具备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及实际电路与器件的初步设计能力;

  3、掌握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固体物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

  5、具有集成、设计光电系统的能力及研制、开发新器件、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光电子技术、光电子器件及系统、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与技术、高等光学、应用光学、光电子学、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电子电路与技术、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半导体物理等。

  本学科包括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理学或工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科技防卫、信息安全、信息科学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

  对应专业:信息科学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理学或工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市场趋势:信息技术在二十一世纪大放异彩,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本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

  职业利弊:工作较稳定,收入高,由于本行业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工作压力大。

  本专业就业前景喜人,我们的师兄、师姐一般都去了长三角、珠三角一些光电科技类企业,比如富士康、索尼、三星等,比较差的都是长虹、联想等国内企业。最近听说,我国的武汉、长春、重庆等地均在积极筹建“光谷”,科学家们预测,它将比以计算机科学闻名于世的“硅谷”更具发展潜力。由此引发的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人才争夺战也进行得非常激烈,因此,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环境也变得空前宽松。当然,前提是要学好本专业,也就是学生在物理学方面有比较优势,能够将专业学好、学精,那么,将来就不愁就业的问题。分数要求不高,但在本专业上有优势的学校有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重庆邮电学院等学校。

  1.电子科技大学 2.清华大学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北京大学 5.北京邮电大学 6.复旦大学 7.北京理工大学 8.东南大学 9.华中科技大学 10.哈尔滨工业大学 11.吉林大学 12.南京大学 13.上海交通大学 14.西安交通大学 15.西北工业大学 16.安徽大学 1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8.华南理工大学 19.南京理工大学 20.天津大学 21.浙江大学 22.南京邮电大学

  1.重庆邮电大学 2. 长春理工大学 3.西安邮电学院 4.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6.山西大学 7.河北大学 8.安徽师范大学 9.扬州大学 10.黑龙江大学 11.贵州大学

  1.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2.上海建桥学院 3.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4.西北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5.西安建筑大学华清学院 6.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7.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8.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 10.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Kai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