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机构专属应用系统则对应于各政府机构进行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各级政府的工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经济与信息化管理部门、劳动保障管理部门等单位,以及党建和军队等单位。
电子政务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的“办公自动化阶段”,这一阶段电子政务的建设主要围绕信息硬件环境建设和简单OA 系统的应用。第二阶段始于九十年代,随着一系列“金字工程”的落地,以职能划分的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公安通信网络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等职能管理系统投入应用。
九十年代末,“政府上网工程”启动,电子政务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在此阶段,各级政府部门官方站点逐渐上线,通过网络连接政务与民生,电子政务在促进网上社会功能的实现和效率提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二十世纪初至今,在第四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形成了内网、专网、外网以及信息资源数据库的“三网一库”电子政务体系。
在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下,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工作已经在电子证章应用、公共服务优化发展、政府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并初步实现了各部门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统一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政府信息共享的实现进一步扩大了电子政务的涉及范围,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重要方面的统筹管理水平、社会开放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根据《2018 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及联合国发布的《E-Government Survey2020》《E-Government Survey 2022》显示,2018 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 0.6811,全球排名第 65 位,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而 2020 年该指数为 0.7948,排名比 2018 年提升了 20 位,2022 年该指数为 0.8119,排名较 2020 年又提升了 2 位。我国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大力推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政府对政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监管、行业推广等宏观政策日趋完善,电子政务市场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根据沙利文数据统计及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1,845 亿元增至 2022 年的 4,262 亿元,2022 年同比增长 7.4%。
根据赛迪智库信息化及软件产业研究所数据,截至 2019 年 7 月,国务院 60 个部门和单位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完成率达到 77.88%,所涉及 1,105 项政务服务事项中的 1,032 项已经实现了网上办理,占比达 93.39%。目前,我国 31 个地方已相继制定出台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落实方案,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攀升。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革新,电子政务也迎来新一轮的升级浪潮。国家相继出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等文件,对政务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
2021 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指出,要全面提升建设效能,创新政务信息化建设应用模式,加强资源集约统筹利用,实现政务信息化建设由投资驱动向效能驱动转变。
到 2025 年,政务信息化建设总体迈入以数据赋能、协同治理、智慧决策、优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融慧治理新阶段,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成为政务信息化创新的主要路径,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纽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逐步发挥,我国网上政务服务发展已经由信息服务为主的单向服务阶段,开始迈向以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为特征的整体服务阶段。
2021 年 5 月,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了《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1)》,评估显示,全国一体化政务发展迅速,但依然呈现不平均、两级差距较大的情况。未来,在广东、浙江等标杆示范地区的带动下,全国各地一体化政务服务水平将持续提升,政务建设仍具备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2022 年 9 月,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了《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2)》,评估显示,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成为我国现阶段数字政府建设的典型特征。
2023 年 10 月,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布《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3)》,从服务成效度、办理成熟度、方式完备度、事项覆盖度和办事指南准确度 5 个方面对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政务服务机构 2022 年度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我国电子政务逐步与大数据结合的过程中,逐渐衍生出电子政务云平台。与传统电子政务所不同的是,政务云基于云计算,是可以将政府各个层级、各个部门的 IT 资源乃至于社会企业的 IT 资源进行整合的平台,可以解决政务当中的大数据问题,使政务水平在跨地域、跨部门以及整体统筹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按照政务云的使用场景,政务云又可以分为整合公共资源为企业和居民服务的公共服务云和整合政府部门资源的电子政务云。根据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发布的《数字行业趋势洞察报告》,2021 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达到了 802.6 亿元,预计到 2023 年,这一数据可以达到 1,203.9 亿元,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
综上,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远未达到终点。国家对建设“集约整合、全面互联、协同共治、共享开放、安全可信”的政务信息化体系的要求,以及新技术的推动,将促进电子政务行业持续发展。